-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安徽省行業資訊
2023年安徽省各地市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項目獎勵補貼、申報條件指南,如果安徽省各地市企業想要申請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項目的話,對于該項目存在疑問,可以隨時聯系我淘科技小編咨詢合作。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99550(V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安徽省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項目申報條件范圍
(一)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項目。支持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與國內外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共同組建高價值發明專利創造中心,構建平等協商、共同協作的管理體系,完善優化知識產權激勵政策,集聚優勢資源,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明專利產出。
(二)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項目。聚焦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對接創新發展需求,推動省內產業園區、產業“鏈主企業”、高??蒲性核?、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單位協同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促進相關專利技術在我省產業中集聚并轉化實施。
二、安徽省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項目組織方式
(一)積極推薦。各市要按照本通知精神,加強對項目申報的組織領導,積極組織或者推動符合本通知要求的相關申報主體提出申報,對申報項目進行初審,擇優推薦上報。
(二)擇優立項。省局將組織專家對各市推薦上報的項目申報材料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報省局局長辦公會集體研究,最終確定立項名單,并給予一定額度的專項資金支持。
(三)強化指導。各市局要加強對立項項目建設情況的業務指導,省局將組織績效評估,并根據績效評估成效決定是否發放后續資金或收回前期發放資金。各市可以結合實際對立項項目給予資金和條件保障。
三、安徽省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項目申報時間要求
(一)申報單位應認真填寫項目申報書(申報書請登錄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示公告”欄目中下載),提供有關證明材料,并加蓋公章。申報材料應真實、準確、規范,有弄虛作假等不良行為的,一經查實,將取消立項資格。設區市政府作為申報單位的,直接向省知識產權局申報;其他單位申報的,應經屬地設區市知識產權局審核并出具推薦意見后,向省知識產權局申報。
(二)申報材料按申報書、建設實施方案、證明材料附件的順序編排。申報材料需同時報送紙質版和電子版,其中,紙質版用A4紙打印膠裝成冊(一式五份),統一通過EMS方式郵寄至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處,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延安路13號知識產權運用促進處;電子版將所有紙質版掃描成一個PDF文件(文件名為:項目類別+申報單位),發送至電子郵箱。申報材料受理截止時間為2023年11月25日18:00,逾期不予受理。
附件1:2023年度安徽省省級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項目申報指南
一、支持重點
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的十大新興產業(對應十個綜合性產業創新中心),大力發展的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進核能以及下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新型顯示、6G網絡技術、深空探測、類腦科學、質子醫療裝備等產業。
二、申報主體
安徽省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省內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可作為項目牽頭單位,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相關創新主體、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聯合申報。
三、申報條件
(一)企業
1.截至2023年6月,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5件(含)以上,PCT國際專利申請2件(含)以上,10年以上發明專利5件(含)以上。
2.截至2023年6月,中小微企業接受轉讓許可專利2件(含)以上,專利轉讓許可惠及中小微企業2家(含)以上,專利許可備案金額20萬元(含)以上。
3.截至2023年6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獲安徽省專利獎發明專利1件(含)以上。
4.同意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1件(含)以上。
5.2021年,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200萬元(含)以上。
(二)高校院所
1.截至2023年6月,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件(含)以上,PCT國際專利申請2件(含)以上,10年以上發明專利1件(含)以上。
2.截至2023年6月,中小微企業接受轉讓許可專利1件(含)以上,接受專利轉讓許可中小微企業數量1家(含)以上。
3.截至2023年6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或安徽省專利獎的發明專利1件(含)以上。
4.同意實施專利開放許可。
四、項目任務
(一)建立完善組織管理體系。制定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方案,建立完善高價值專利培育全流程管理制度。組建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明確合作單位參加人員和責任分工。加大知識產權經費投入,建立產學研服深度合作機制。
(二)加強專利信息分析利用。開展專利導航分析,為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指引方向和路徑。跟蹤收集相關知識產權信息和市場競爭信息,開展相關領域競爭態勢分析。加強專利信息利用,確立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策略和路徑,制定專利布局方案,助力關鍵核心(共性)技術研發取得突破。
(三)提高專利申請質量。推動研發成果及時產權化,建立專利申請前置評審和專利質量管控制度。撰寫高質量的專利申請文件,加強與審查員溝通交流,積極爭取合理的保護范圍,提高專利授權率。根據需要部署防御性專利。
(四)強化專利運用和保護。企業加快推動專利技術產業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推動專利標準化。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建立完善專利轉化運用機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促進專利價值實現。建立專利風險跟蹤研判和防控機制,組建或依托專業維權團隊,積極應對專利糾紛,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五)發揮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效應。不斷鞏固和完善高價值專利培育機制,及時歸納總結高價值專利培育的有效做法和經驗。舉辦示范現場會或成果推介會,帶動相關產業領域創新主體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
附件2:2023年度安徽省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發展項目申報指南
一、支持重點技術領域
聚焦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對接創新發展需求,推動省內產業園區、產業“鏈主企業”、高??蒲性核?、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單位協同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促進相關專利技術在我省產業中集聚并轉化實施。
二、申報主體
省內園區(國家級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國家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重點城市推薦數量不超過2個,其他設區市推薦數量不超過1個。
三、申報條件
(一)產業特色鮮明。園區被省、市確定為重點產業鏈所在地區,并制定出臺了相關重點產業發展規劃;
(二)帶動作用突出。相關產業鏈“鏈主企業”“單項冠軍”“優勢企業”等重點企業落戶園區,配套中小企業集聚;
(三)管理機制健全。園區建有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知識產權資金納入園區財政預算,專利產出水平較高,知識產權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
1.截至2023年6月,園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00件(含)以上,PCT國際專利申請20件(含)以上,10年以上有效發明專利20件(含)以上。
2.2021年以來,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3000萬元(含)以上,普惠性專利權質押融資惠及中小微企業10家(含)以上,普惠性專利權質押融資惠及中小微企業數量占惠企數量的60%(含)以上。
3.截至2023年6月,中小微企業接受高校院所轉讓許可專利30件(含)以上,接受轉讓許可專利中小微企業30家(含)以上,專利轉讓許可備案金額500萬元(含)以上,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50個(含)以上。
4.截至2023年6月,中小微企業接受高校院所轉讓許可專利產業化率40%(含)以上,接受高校院所專利轉讓許可中小微企業50家(含)以上。
四、項目任務
(一)建立市場化專利運營中心。組織“鏈主企業”、產業技術研究機構、產業商(協)會、知識產權聯盟、服務機構等一個或者多個單位部門,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市場化運營的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立組織管理體系,健全管理經營團隊,制定產業運營中心發展規劃,明確專利轉化實施目標。
(二)加工整理產業鏈專利信息。收集整理產業鏈相關的全球專利信息,并從專利的技術手段、功能效果、必要特征、成熟等級、市場前景等多個維度對專利信息進行深度加工標引,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專利導航分析,繪制知識產權和創新資源圖譜,列出重點企業、產品、技術、長板、短板等清單,打造特色化產業知識產權數據和咨詢平臺。
(三)深度挖掘企業端技術需求。全面摸排園區內企業專利現狀,提供技術和產品路線診斷、技術創新需求挖掘服務,建立企業個性化和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共性化專利需求信息庫,定期推送相關信息;積極整合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幫助企業對接高校院所、國有企業創新資源,開展技術尋源工作,為企業技術創新全流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四)開展精準化專利供需匹配。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統籌優化人才、專利、信息等創新要素配置,開展企業需求與高校院所專利匹配工作,通過發布會、網上展示、成果推介、路演等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廣泛開展專利技術對接活動,提高專利對接精準度和產業化率。
(五)提升專利成果技術成熟度。建立專利技術的跟蹤培育機制,主動協助對接小試、中試等熟化平臺,開展數據積累、工藝優化、二次研發以及樣品生產、技術鑒定、批量試制、工藝熟化等服務,并注重熟化過程中的專利申請布局,提高專利產業化進程。
(六)推動組建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加強與重點企業、高校院所、產業商會、服務機構、運營基金、投資公司等單位和部門合作,組建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強化產業鏈專利布局和運用,通過重點專利收儲、交叉許可等模式,構建和運營產業專利池;推動聯盟內高校院所、國有企業創新專利轉化模式,試點開展先使用后繳納許可費的方式,降低中小企業獲取專利技術的資金門檻和技術風險。
(七)培養專業化專利運營人才。培養知識產權運營人才,舉辦知識產權運營專題培訓班,面向產業鏈企事業單位研發人員和知識產權管理人員開展專業技術和業務技能培訓,支持學員取得國際注冊技術轉移經理人認證(RTTP)等資格證書。
(八)建立一站式融資服務渠道。通過多種方式,吸引金融機構、股權投資基金深度參與專利轉化實施,借助多元化金融工具,滿足企事業單位在優秀專利項目轉移、二次開發、產業化等階段的不同資金需求。主動參與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在前期資產梳理、企業推薦等環節為原始權益人、資產服務機構提供知識產權專業支持,打造金融與知識產權互為支撐、合作多贏的一站式服務模式。